今天是:
网站首页 > 文明创建工作 >
临沂市美丽乡村建设:让美丽富裕文明留驻沂蒙乡村
发布日期:2017/9/27 15:07:06 作者:  浏览次数:
  好山好水好风情,美丽乡村看沂蒙。  
  秋高气爽,天清云淡。在临沂最北端的岱崮镇,独特的崮顶奇观、如画的山林景致、青石山居人家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沿沂河向南的沂南竹泉村临水人家,竹林翠绿、溪流淙淙、民宿幽静整洁,让游客流连忘返。人们会问,这是沂蒙的乡村吗? 
  当我们走进临沂,看到那些散落在蒙山沂水间的村庄,看到那些干净整洁的街道和欣欣向荣的农家庭院,看到那些颇具地域特色的古旧村落,看到那些在家门口忙碌工作又热情质朴的村民,就知晓了答案。是的,这就是现在的沂蒙美丽乡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临沂市委、市政府秉持着这样的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规划科学布局美、基础完善设施美、环境清新生态美、服务健全生活美、文明和谐风尚美的“五美”乡村。在推进过程中,我市强化组织领导,分规划编制、设施完善、村容整治、服务配套、村务管理5条工作线,将82项评价指标、18项重点工作落实到31个责任部门,营造了真抓实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已建成48个初具规模、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正在提升或新建98个片区,覆盖91个乡镇、655个村庄。 
  位于费县许家崖景区的小南峪村,石屋、古树、老井、石板路,处处韵味无穷。这个仅有200多人的小山村,过去可是土地少、村居破、土路窄的穷村。纳入片区整治范围后,该村坚持保护性开发,加大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对原村落进行改造提升,穷村蜕变为美丽乡村的标本。 
  “我们实施美丽乡村连片开发,先后把30多个村子纳入建设范围,将许家崖这个落后库区变成知名景区。现在,景区每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许家崖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刘贞彬介绍。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共实施市级以上美丽乡村片区建设项目49个,其中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2个。 
   乡村之美,不仅美在环境,更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民生服务质效上。我市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抓起,统筹推进农村道路、自来水、电网工程建设,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实施“硬化+改厕”工程,去年以来完成村内道路硬化5657万平方米、改厕84.4万户;实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工程,4年累计投资39亿元,改造农村公路4695公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让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 
   我市坚持民生优先理念,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着力解决农村群众办事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3年来,共新建或改扩建社区服务中心911个、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2950个,更在综治“雪亮工程”、中小学“全面改薄”、农村医疗卫生等方面做出了较大成绩。 
   乡村之美,也美在群众富裕、村风文明。因村内的两眼清泉得名的沂南县双泉峪子村,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该村借助实施贫困村“四联八建”提升工程的机遇,依托传统种植产业及区位优势,着重打造富民增收特色产业项目。“我们村通过建设高效蔬菜大棚、四季水果采摘园等项目,带动了村民脱贫致富。此外,还建设扶贫车间,带动本村和周边村庄230余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双泉峪子村党支部书记祖因坤介绍。 
   培强产业、富民增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我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让村庄美起来,更让群众富起来。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全市累计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园区342个,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75万亩,初步形成了沂沭河沿岸10万亩渔业园区集聚带;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1.88万家、家庭农场5200家。全市已建成扶贫产业项目3005个,惠及32。6万贫困群众。 
   为培树乡村文明新风,我市持续深化“四德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大力宣传农村先进典型,积极推动全民健身、文化娱乐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凝聚起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目前,全市省级文明县区达到7个,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341个,“美在农家”示范村达到663个。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深化殡葬改革,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居民丧葬费全免”政策,减轻群众负担,在农村掀起了除陋习、树新风的热潮。(《临沂日报》记者王珊珊)

 
   上一篇: 没有上一条了
   下一篇: 我局在市直机关“四季联赛"秋季羽毛球比赛中获佳绩
 


图片新闻



浏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