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 城市节水 >
谢映霞:关于建立海绵城市长效机制的探讨
发布日期:2017/7/10 10:58:44 作者:  浏览次数:

如何建立海绵城市的长效机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的谢映霞副院长,在今年5月份召开的“《中国给水排水》第七届城市雨污水管理国际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并且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如何理解海绵城市、如何建设海绵城市,谢院长通过一系列典型案例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她总结到,建立海绵城市的长效机制,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全面贯彻理念,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三是实施综合考核,四是探讨盈利模式,五是培养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海绵城市才能够比较健康地发展下去。

谢院长:我们知道咱们国家海绵城市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好几年,由于三部委的倡导,海绵城市试点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不得不想,如果没有这些专项资金的支持怎么办,没有试点城市怎么办,现在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各个地方的积极性很高。这个事情怎么长期延续下去?从这个角度跟大家分享怎么建立海绵城市的长效机制,能够保证海绵城市健康、可持续地进行下去。

我们国家现在处于一个发展转型的时期,城市发展特别快,但是城市发展再快,任何事物都有客观规律,我们也要遵循客观规律。怎么理解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怎么遵循客观的规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现在都知道建设海绵城市不仅仅是源头减控,还要保证水源安全,从城市防水排道的角度保证安全,现在包括供水安全等一系列问题,还有治理水环境,涉及水环境整治,水资源利用,还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改善。从源头减控到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一个比较庞大的综合系统。海绵城市从最开始提出来,大家总结出来最终要达到这样的目的。

从三部委的绩效考核,不管是年度的绩效考核,也是分了六大类十八项指标,可以看出来,比如涉及到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都是从这几个方面设置的一些指标来考核海绵城市的进展。前面四个主要是技术的方面,后面还涉及制度建设的方面。为什么涉及制度建设?因为要想把这个事情长期坚持下去,要有一套合理科学的制度设计。

海绵城市具体到具体的工作范围,涉及到雨水的源头减控,包括排水防涝系统的构建,现在黑臭河整治也轰轰烈烈进行,也纳入考核指标,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里面会涉及专业人员的工作范畴,比如管网的改造,整个系统的提升优化。包括刚刚爱德华教授介绍的,雨污水很多细节的问题都会通过海绵城市的推广来加以提升和改造。更何况现在除了排水系统以外,实际上中国的海绵城市还涉及的一些范围,比如老旧小区改造的内容,包括人居环境改善的内容,都在这个范围。除了这个专业之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探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一个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一个台阶,同时也会带动产业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

前一段时间住建部也组织各个城市编制了一个海绵城市的案例,这些案例也分了几大类,包括源头减排、黑臭水体整治等几个方面;保护生态环境、恢复生态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再有控制水污染方面,包括黑臭河水体的整治、合流制溢流污染改造、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在降低内涝风险方面,因为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比较多,再加上大城市特别集中,怎么消减峰值流量,真正构建一个合理的排水防涝系统,也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有一些内涝城市比较严重,类似武汉这样的城市都把治涝排涝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年建一些比较大的设施,都有比较大的动作,无论是从投资还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管网和排水泵站的建设都有很大的推进。再有包括雨污水的利用,涉及到几个方面,怎么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这些就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很多方面,其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短期内完成的,不是我们想象的建海绵城市三年试点两年试点都可以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项长期任务。这也凸显了长效机制建立的一个必要性。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里面一个核心思想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因为城市发展特别快,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提到了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讲到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只有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才能做好城市发展工作。我引入这一段话的意思,也希望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也要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发展到这个阶段要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把这个事情坚持下去。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哪些规律,怎么遵循?这几条是大家共同经验的总结。比如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说起来容易,每个环节都可能对系统造成一些影响,不管是源头还是过程还是最后系统的治理。再有差异性非常大,中国幅员辽阔,降雨条件完全不一样,跟国外不一样,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降雨条件相差很大,而且下垫面的差异也不小,城市发展的水平也不一样,同时现在治水又要考虑水量、水质和综合利用,因此是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挑战。

同时,市政系统很多是隐蔽工程,自然会带来很多不确定和未知,很多都是地下工程。所以隐蔽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难度,增加了我们的复杂性。治水绝不是三天两天就行的,大家最近也会发现,比如黑臭水体,其实去年就讲过这个观点,不是一个央企带几百亿热热闹闹清理就干净了,不是的,如果治不好,专业的人员不能有很好的方案,有时候会反弹。

这一段话是环保督察对深圳茅州河水的情况反映,其实其他城市都有这个问题,只不过环保督查组点到了这个城市,点的问题很尖锐,说到了事情的本质,对全国其他城市有借鉴。现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城市动辄要三百亿打包做黑臭河的整治,我说有这么多钱吗?领导会说要不做出这么多钱,没有人愿意来做,如果钱越多,很多人竞争,事就做起来了。治水是一个很细致、很复杂、甚至很琐碎的事情,除了钱以外,这个技术的细节很重要。茅州河当时也很轰动,央企带了很多钱过来治理。这次检查谈到了,大量采取箱涵截污,导致清污不分,雨污不分,截污效果大打折扣。专业的人员必须要认识到,必须从截污开始做到。里面谈到了多少污水进河,要让河变清,污水管线是最大的短板。说明,我们在截污方面任务还是很艰巨的。

这一段话说得很到位,不仅对一个城市,对很多城市都适用。一些地方,一些城市治水急功近利,治标不治本,导致钱花了,活也干了,但是最后效果没有那么好,或者效果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解决这些问题的。我把督查组的意见列一下,对大家是有借鉴的。

涉及到整个水的系统,首先使水要干净,做到污水截污,不仅仅要建污水处理厂,可能还要配套污水厂出水处理,还有生态湿地建设,排水能力够不够。武汉等其他城市都在建比较大的排水泵站。所以,涉及一系列是不是增加排涝设施,做污水截留,还有河道的清理,还有循环补水,水质保持,水体怎么置换。这是一个系列的,所以才说要有一个长效机制的保证。我相信国外的治水用了半个多世纪,中国的治水,在座的有几十年的专业历程可以做这个事情。

怎么建立长效机制?一个是全面贯彻理念方面,还有一个制度保证,还有怎么实现考核,要有一个综合的考核,在中国来讲,考核还是挺灵的,不管是对干部的考核还是对这个事情的考核,考核制度也是推动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还有可以继续探讨盈利模式,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海绵城市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管理工程,现在更多讲一个城市发展方式,就有一个贯彻落实,在方方面面要体现发展方式。中国最大的特点,这些年城镇化建设特别快,比如1978年的时候只有1.7亿人在城里,现在有7个多亿人在城里,建成区0.7万平方公里到现在4.9万平方公里,在发展的过程中怎么避免过度消耗、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恢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贯彻理念,强调保护优先,拿到一个地区的规划首先看哪些可以保护,要有生态保护的理念,再有已经开发建设的,生态修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最近关于双修有很多指导意见,国家也在抓,这个可以结合起来。恢复修复也是一个具体的例子,稍微展开说一下,这是我们在萍乡看到的例子,有一个玉湖公园在做改造的时候很动脑筋,外面的楼房有很多,把这个城市居住的污水先做截流,污水送到污水厂进行处理,雨水利用原来的坑塘整治做很大的一个公园和水面,同时在公园四周做了一些生物技术的处理,雨水也经过过滤进入到水体。还有市民活动的地方,还是很有活力的,非常亲水亲民。城市的修复和恢复保护应该侧重于这些方面,把原来特别纯硬化的情况,有时候做水,为了防止下沉下去,更多用生态的手段修复和恢复。贯彻理念,从源头开始贯彻理念。

制度保证方面。在法律层面通过条例还是通过地方立法,要有法律方面的制度设计,要有制度的建立。再比如标准,通过标准和地方的管理规定,一样能够使这个事情长期坚持下去。这也是海绵城市一开始建设就提到了,要加强规划管控。包括现在的考核也要检查制度建设的情况,有的城市这方面会吃亏,制度方面什么也没有写,什么也没有填。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还是在规划审批中,还是设置什么条件中要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包括蓝绿线和其他的制度,以及必要的技术导则,包括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很多城市在这方面做了好多工作,只要有制度保证才能坚持下去。

再有实施效果综合评估。看这个单项工程还是看单项工程的实施效果,现在还是有一点错位。怎么考核工程效果不多讲,更重要建这个项目什么目的,最后能够产生什么效果,从这方面出发。

还有继续探讨公益事业的模式,因为现在这个模式相对来说还是国企央企带着钱比较多的,怎么能够让大家觉得公益事业也能获利,能够让更多资本参加,这也是推动海绵城市长期进行下去的一个动力。

再有一点很重要,不管怎么说,海绵城市也好,近些年提的城市双修很多理念,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有些东西和传统的还是不一样。因此,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才队伍还是很缺乏,比如参加年度考核的看,培训方面欠得还是比较多。因为它不仅仅是规划方面,不仅仅是设计,还有管理、运营,特别是海绵城市对管理运营要求特别高。这些方面都还薄弱,刚刚开始。管理人才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保证长期发展下去,就像开系列的研讨会,多少年以后,大家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有人才才行。

还可以加强一些细节的技术培训,看上去有的不是特别好看,比如左边这张图片感觉人工痕迹特别重,这种还很多。其他也有做源头控制的项目,其实核心是把竖向控制好,水要能流过去,有些道路是单向过,结果是双向,水流不过去,做了一个花园过不去。重庆地形坡度比较大,边上做了很多,众坡6%,两边进不去,水就下去了。很多的细节还需要培训,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和施工的原理和方法,有一些城市溢流的高度就不对,很多水就不是随着溢流口,而是排水口进去了。通过过滤让它溢流,高度有一个控制。还需要有一些培训,有的东西真的还得好好和景观结合起来,不然看上去还不好看。

另外,有一些建海绵人工的痕迹,公园很多大海绵里面出一个沟,很大的人工痕迹。至于河道我更倾向于清污,河道一定要先把污水治理好。还有很多要改进的。有些城市打包上百个亿了,管网还没有包括,他说会追加多少亿做管网。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最后达不到这些效果。

总结起来,建设海绵城市长效机制,一个是理念方面,一个是制度保证方面,一个是实行综合考核,不管是对干部还是对项目,再有探讨新的盈利模式,加强人才队伍的培训。如果是这样,海绵城市能够比较健康得发展下去。


 
   上一篇: 没有上一条了
   下一篇: 海绵城市与水生态水景观国际论坛王欣演讲实录(二)
 


图片新闻



浏览排行